首頁 / 專欄文章 / 職涯規劃怎麼寫?先想清楚這4件事,內容就能一氣呵成

職涯規劃怎麼寫?先想清楚這4件事,內容就能一氣呵成

你不是沒有方向,只是還沒看清楚路的樣子

職涯規劃怎麼寫? 這個問題,也許你早就在心裡問過自己無數次。當履歷檔案打開、游標閃爍,卻不知道該從哪一句開始;當朋友問你接下來的打算,你故作鎮定,笑著說:「還在找方向」。

很多人都是在這樣迷惘的時候,開始尋找方法——不只是為了交出一份自傳、一段面試稿,更是想搞懂自己到底想去哪裡、又該怎麼走。

你不是沒有目標,而是還沒找到那張清楚的地圖。這篇文章,就是陪你一起畫出這張地圖的起點。

寫職涯規劃,不是為了讓它看起來很漂亮,而是為了讓你自己看得更清楚:「我為什麼想前進?我可以怎麼前進?」透過釐清四個關鍵問題,我們將一步步把混亂思緒釐清,寫出一份屬於自己、能夠侃侃而談也能夠明確執行的職涯規劃。

許多人在撰寫職涯規劃時,第一個卡關的點就是: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往哪裡去。與其急著動筆,不如先停下來問問自己:「我的短中長期目標是什麼?」「對未來工作期許是什麼?」這些問題看似簡單,卻是職涯規劃最核心的起點。建立清晰的路徑與節奏,讓整份規劃可以更具方向感與可執行性。

如何明確職涯目標?先問自己這些問題:

  1. 我短期(1-3年)內的目標是什麼?
    • 想進入什麼產業、什麼職位?
    • 想培養什麼技能或經驗?
  2. 我長期(5-10年)理想的職涯樣貌是什麼?
    • 希望成為什麼類型的人才?
    • 想在哪個領域發光發熱?
  3. 這個目標來自我自我期許,還是他人及社會價值的期待?
    • 是出自於興趣與工作價值觀,還是因為「看起來很穩定」、「高社會地位」?
  4. 我對這個職業的了解夠深入嗎?
    • 是否研究過產業、職務內容或與從業者聊過?

清楚目標後,下一步就是盤點自己手上有哪些「資源」。包含你過去累積的經歷、擅長的技能,以及你與眾不同的個人特質,都是職涯規劃中關鍵的一環。盤點資源不是只寫下履歷要求的內容,更是在為你的下一步提供立足點,釐清有哪些能力與資源來支持自己達成目標。

如何盤點自身職涯資源與優勢?

  1. 過去經歷:
    • 實習、打工、專案、志工、社團……,這些經驗都能做盤點。
    • 哪些經歷和你未來目標需要的技能/特質有關聯?
  2. 專業技能與工具:
    • 會操作哪些工具?有沒有考取證照?
  3. 個人特質與軟實力:
    • 溝通力、學習力、抗壓性、責任感……,你擁有什麼可以幫助工作順利執行或適應職場的關鍵能力?
  4. 可動用的資源與時間:
    • 你有多少時間可用於職涯準備或學習?有沒有人脈或求職支援資源?

有目標、有資源盤點分析,接下來要說明的是:你打算怎麼實踐它。太多職涯規劃只寫了夢想,卻沒有提及「如何實現」。透過具體、可執行的行動與時間安排,才能落實職涯規劃,也讓HR/面試官相信你真的準備好了。

如何寫出具體可執行的行動計畫?

1.設定階段性目標與步驟:

  • 將目標拆解成依照階段/步驟可分開進行的小目標,逐步推進

2.安排學習/補強計畫:

  • 透過課程、講座、培訓與證照考取計畫,補強專業技能與知識。
  • 記得設定預計完成的時間,讓規劃變具體。

3.累積實務經驗:

  • 透過實際操作與參與活動(專案、競賽、企劃……等等),強化職場實戰力。

4.建立時間表與檢核點:

  • 定期自我檢視進度,必要時調整計畫方向。

【設定階段性目標與步驟】
例如:若目標是成為整合型數位行銷人才,可拆為:
第1階段:取得GA4與Google Ads證照
第2階段:經營個人品牌或社群帳號
第3階段:擔任實習生,參與廣告投放
第4階段:負責中小型專案,培養策略能力

【安排學習/補強計畫】
如:報名SEO、社群行銷、數據分析課程;參加論壇、講座

【累積實務經驗】
如:行銷競賽、品牌活動、顧問專案

【建立時間表與檢核點】
如:每季檢視是否完成作品集、參與幾場活動,並彈性調整目標

現在妳有了明確的目標,也整理出自己的優勢與行動計畫,但最後還有一塊很重要的拼圖不能漏掉——那就是「你為什麼想走這條路?」

這一段是整份職涯規劃中最能展現你獨特性的一塊。很多人會省略這部分,或只是簡單寫幾句「我喜歡這個產業」,但其實,這段內容才是最能讓HR、面試官看見你「真正樣子」的地方,也是你與他人建立連結的起點。

如何寫出有溫度的職涯動機?

  1. 找出觸發你的關鍵經驗或事件:

是什麼讓你選擇這條路?過程中有什麼感動或成就感?

  1. 連結職涯與你的特質或在乎的價值:

你是重視人際的歸屬、受到尊重、能夠發揮影響力的舞台,又或者是自由創作的空間、對社會的貢獻?這些特質/價值怎麼跟你選的職涯方向產生連結?

  1. 分享你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的感受或成就感:

 比如「我發現自己很享受解決問題的過程」、「我在社群經營中找到和人互動的樂趣」等等。

  1. 用自己的話寫,不要只是講場面話或抄模板:

很多人會寫「我喜歡挑戰」、「我希望為公司帶來價值」,但沒有舉例也沒有理由,會讓人覺得空泛。 不如直接寫:「我在辦活動時發現我對設計宣傳素材很有興趣,也開始研究廣告成效數據,這讓我想投入數位行銷工作。」

記住一個原則:與其寫一段看起來好聽的話,不如寫出真實發生過的事,搭配你的感受與想法。才能成為真正有說服力的動機。

舉例:

「我從小對說故事很有興趣,大學參與多場公共議題影片製作,讓我意識到影像能放大社會議題的影響力。因此,我希望投入影像行銷領域,創造與傳達有溫度的品牌意象。」

寫得有內容很重要,但寫得清楚、讀得舒服更重要。即使你再有想法,如果段落混亂、邏輯不清,很可能會讓人「看一眼就放棄」。在撰寫職涯規劃時,好的文章結構能幫助你清楚傳達想法,也展現出你的邏輯與表達能力。

以下是幾個讓內容更有條理的實用技巧:

1. 採用清楚的架構順序

建議使用「目標 → 現況 → 行動 → 動機」這樣的順序來安排段落。先說明你想達成的職涯目標,接著分析目前的能力與經驗,再說明你會採取哪些行動,最後補充你為什麼選擇這條路。這樣的邏輯能幫助讀者快速理解你的規劃脈絡。

2. 每段聚焦一個主題,語句簡潔明瞭

每一段只描述一件主要的事件或議題,避免在一段文字中塞入太多想法。用簡單、清楚的語言陳述,不需堆砌過多形容詞或抽象詞句,重點是讓人「一讀就懂」。

3. 善用小標題與條列式說明

適度使用小標題或條列,幫助視覺分段,適當的使用粗體或底線標示重要的資訊或關鍵字,但不要超過三個,可以輔助整體內容更方便抓住重點具可讀性。這不僅提升閱讀體驗,也讓你的規劃更像一份清楚的報告,而不是一篇沒有重點的長篇敘述。

4. 精選內容,避免寫成流水帳

不用把所有經歷都寫進去,而是選擇那些與職涯目標有關的經歷或能力進行說明。讓每一段內容都與你的方向與計畫有所連結,讀者才會覺得這是一份經過思考的、量身打造的職涯規劃。

你不是寫不出職涯規劃,而是還沒釐清這些重要的問題。只要你先想清楚「目標、現況、行動、動機」,職涯規劃自然就會變得具體、有感、有脈絡。

 開始寫職涯規劃,你的下一步行動:

  • 打開一份文件,用四段架構開始寫下你的職涯規劃
  • 不需要一次寫完,但你可以從「先搞清楚自己想去哪」開始
  • 寫完後,找信任的人幫你看看,有沒有可以更具體或需要調整的地方

其實,寫職涯規劃就像整理思緒,一開始不一定要完美,但你可以先寫下第一句話、第一個目標,然後慢慢延伸。你值得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藍圖,就算還在摸索,只要願意開始,就是你給自己最大的勇氣。

如果你現在連方向都還沒有、什麼都不確定,也沒關係。很多人都跟你一樣,正在

職涯的路上探索中。你可以先透過簡單的測評量表、價值觀分析、興趣探索等工具

幫助自己更認識自己。

 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