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/ 專欄文章 / 人才測評有用在哪?從企業選才到個人職涯全解析

人才測評有用在哪?從企業選才到個人職涯全解析

工作卡卡的,不知道下一步?你是不是也曾感到迷惘?

履歷投出去了,卻總是石沉大海;升學選擇擺在眼前,卻不知道哪條路才適合自己;公司急著補人,卻一再選錯、訓練錯。這些看似不同的難題,其實背後都藏著同一個核心問題——我們不了解真正的自己或對方

而這正是人才測評存在的價值:它就像一面鏡子,也是一把指南針,幫助我們在選擇的關鍵時刻,看清方向、做出更對的決定。

人才測評不是制式的問卷填寫,而是透過心理學與行為科學設計的工具,幫助我們從興趣、能力到價值觀,全面認識自己或他人,進而做出更貼近目標的選擇。無論你是企業主、老師、家長,或是正在為職涯煩惱的你,本篇文章將從企業選才教育輔導個人職涯規劃三個角度,深入解析人才測評的應用場景與優勢。

更重要的是,我們也將推薦幾個實用的測評工具,協助你或你的團隊,找到更聰明、更有效率的方向,從此不再用憑感覺的選未來。

想像你拿到了一份職涯地圖,但卻沒有指南針——這正是多數人在職場與人生選擇上的處境。而人才測評,就是那把指引方向的指南針。它是一套結合心理學與行為科學的科學化工具,透過問卷、模擬情境、多元回饋等方式,幫助我們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質、價值觀、能力傾向與潛在優勢。

無論你是企業主、職涯探索者,或是教育現場的老師與家長,人才測評都能在你的成長旅程中,扮演關鍵的夥伴角色:

  • 企業端:在缺工與數位轉型時代,選對人才比找到人才更重要。透過人才測評,企業能夠:
  • 精準選才與職務適配:科學化方法選出與企業文化、職位需求契合的人才。
  • 加速人才發展與留任:辨識潛能、量身打造培育計劃,提升員工留任率。
  • 支持組織變革與領導力建構:發掘領導潛能,協助接班梯隊與組織文化升級。
  • 個人端:”我到底適合什麼?”——這個問題,很多人在職涯中問過無數次。測評是探索自我、少走冤枉路的職涯捷徑。它能幫助你:
    • 職涯定位與動機探索:找出適合自己的職場舞台與核心驅動力。
    • 表達與個人品牌塑造:強化面試、自我介紹與履歷的說服力。
    • 職涯規劃與發展:建立中長期職涯方向,提升成就感與工作投入度。
  • 教育端: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獨特的種子,不同的種子,需要不同的養分與光照。人才測評協助:
    • 生涯規劃輔導:協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興趣與潛能,選擇適合的學群與科系。
    • 個別化學習設計:依據學生性格與能力傾向,制定更有效的學習策略。
    • 早期潛能發掘:及早辨識領導力、創意、邏輯思維等天賦,提早培養。

透過人才測評,我們不再只是「找方向」,而是能夠有根據地「走對方向」。這就是為什麼人才測評,值得每一個人及早認識並善用。

在導入人才測評之前,了解不同類型的測評工具與其應用情境是關鍵一步。無論是企業精準選才、個人職涯探索,還是教育現場的生涯輔導,不同測評類型各有專長與對應目標。以下整理出常見的人才測評類型,幫助你選擇最適合的工具,有效發掘潛能、提升決策品質。

測評類型目的與應用常見工具例子經常適用場域
認知能力測評鑑定智力、診斷認知能力魏氏智力測驗、瑞文圖形推理測驗學術、就業和醫學領域
工作技能與專業能力測評技術能力評估、職業技能測試、專業知識評估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技術、安全、醫療、建築等
性格與風格測評認識自我溝通風格、人際互動習慣MBTI、DISC、Hogan企業團隊協作、個人職涯探索
職能與能力測評領導潛力、工作能力職能情境測驗、16關鍵職能測評儲備人才盤點、組織診斷與發展
興趣與價值觀測評探索動機、職涯傾向、工作價值觀YES就業力組合量表、我喜歡做的事學校生涯規劃、求職轉職、企業人才布局

每一種測評,都是看見自己不同面向的窗戶,搭配應用,才能讓潛能最大化發光。

選擇適合的測評工具,不僅是挑選品牌,更是為未來鋪路。從企業、個人到教育機構,各有不同的需求與考量。以下整理出三大面向的選擇指南:

  • 明確目的設定:用於招聘、發展、團隊建設或接班人選才?目標明確才能選對工具。
  • 評估範圍與層級:清楚需要測評的人數與職位層級,避免資源浪費。
  • 預算與效益兼顧:根據成本、使用頻率與長期效益來選擇最適合的方案。
  • 時間與資源考量:確認測評工具所需時間與內部推行資源是否合理,避免負擔過大。
  • 選擇優質工具標準
    • 具備良好信度與效度(科學驗證)
    • 能清晰解釋結果,轉化為行動建議
    • 具有文化適應性與本地化設計
  • 自我了解:尋找能深入描繪性格、興趣與能力優勢的工具。
  • 職涯規劃導向:選擇能連結個人特質與職業方向的測評,提供可行發展建議。
  • 能力提升需求:協助識別待加強技能,設計個人成長路線圖。
  • 易用性與深度兼顧:線上填寫方便,報告內容具洞察力且能激發自省。
  • 選擇優質工具標準
    • 報告內容深入且具啟發性
    • 具備清楚、實用的行動建議
    • 適合個人單獨使用或搭配職涯教練解讀
  • 學生輔導支援:選擇設計上適齡、趣味性高、便於理解的工具。
  • 生涯規劃引導:涵蓋學習風格、職涯興趣與未來職業選擇建議。
  • 銜接職場準備:能協助學生了解職場所需核心能力,並引導銜接準備。
  • 校園應用友善:適合大規模施測,有教師/輔導員解讀訓練資源。
  • 選擇優質工具標準
    • 具備文化適應性,貼合在地教育脈絡
    • 報告清晰易懂,能支援個別與團體輔導
    • 可作為產學合作或職涯發展配對參考資料

選擇對的測評工具,就像找到正確的導航,讓企業、個人與學校能更有策略地前行,在變動時代中,走出屬於自己的光亮道路。

如何正確看待人才測評結果?

· 不是貼標籤,而是找到成長起點:測評結果是了解現況與潛力的開始,而非限制。

·結合行動計畫:搭配後續的學習、挑戰與實踐,才能真正將測評洞察轉化為成長動力。

·尋求專業解讀與陪伴:無論是企業顧問、職涯教練或學校輔導員的支持,都能讓測評結果成為具體、可執行的發展藍圖。

選擇對的測評工具,加上正確的理解與應用,就像找到一張清晰的地圖,讓企業、個人與學校在變動時代中,更穩健而有方向地前進。

在人生的關鍵轉折點上,不論是企業在尋找明日之星,或是個人職涯探索中的自我定位,一個對的測評工具,往往能照亮未曾注意的潛能。

在眾多測評工具中,YES就業力組合量表(Your Employability Scale, YES)就像是一把兼具理論背景與人性關懷的指南針,帶領我們更全面、更深刻地理解自己與未來。

YES就業力組合量表簡介

《YES就業力組合量表》結合阿德勒(Adler)的生命任務與社群情懷、何倫(Holland)的職業興趣、馬斯洛(Maslow)的需求層次、以及Super的人生角色與價值作為量表的理論基礎,打破單一測評的侷限,讓每一個人在職場與人生選擇上,都能依據「興趣」、「職場適應」、「價值觀」、「需求與行動力」四大核心面向,作出更貼近自己本質的選擇。

  • 對企業來說:YES能協助精準挖掘人才特質,不僅找到能勝任的夥伴,更找到能共鳴、找到當責、能共創未來的人。
  • 對個人來說:無論是初入職場的新鮮人,或是正在思考轉職方向的職場人,YES都能幫助你看見自己的優勢版圖,釐清前行路線。
  • 對學校輔導來說:YES能成為學生生涯探索的重要起點,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風格、職涯興趣與潛能優勢,為升學與未來職涯選擇提供具體且有依據的指引,也讓教師與輔導人員能更有系統地規劃個別化輔導路徑。

YES量表的三大特色:打開多元潛能之門

  • 全面性架構:從多個維度描繪個人輪廓,不單看能力,也重視內在驅動力與未來動向
  • 彈性應用情境:無論是個人自我探索、學校生涯輔導,還是企業選才育成,皆可靈活運用
  • 行動導向結果:不只是告訴你「你是誰」,更指引「你可以如何前進」

真實使用案例分享-從人才測評中找到自己對的位置

「原來我一直以來,只是太習慣當自己以為的那個人。」有一位學員上完課後的分享,他的語氣中帶著驚訝,也帶著一種重新理解自己的平靜。

一位二度就業重返職場的媽媽,不斷跳槽,想用薪水證明自己的價值。但當她完成《YES就業力組合量表》後,「金錢收入」其實並不是她的第一順位需求。反而,她對「專業充實」與「受到尊重」的分數遠高於其他項目。這樣的結果,讓她先是困惑,後來慢慢流露出一種久違的誠實。

她說:「職涯斷層的階段,真的沒自信。怕自己落伍了,說話也不敢大聲。拼命跳槽,想用薪水來證明自己的價值,但我心裡真正渴望的,是有人看到我的專業,跟我說一聲『你做得很好』。」

過去很多的心理測評或人才測評工具,常常停留在「定義你是什麼樣的人」的層次。但YES就業力組合量表的最大價值,不只是讓你認識今天的自己,更是協助你設計未來的自己,還可以如何前進。

五、人才測評,看見每一個人的可能

測評,並不是為了把人分類、貼標籤,而是一種理解人的語言,幫助我們放下成見,用更系統、更溫柔的方式,看見人的價值。

對個人而言,測評是一面照見自我潛能與渴望的鏡子;對企業而言,它是建立信任、發掘人才與發展團隊默契的起點;而在教育現場,它成為陪伴與理解學生的重要工具,幫助我們用對的方式引導每一個獨特的成長歷程。測評不是萬能的答案,卻可能是我們重新學會「看見自己」的開始。

返回頂端